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0章 皇十七子朱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后世有人根据明史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但瓜觉得,很有可能宁王的战绩大部分被删掉了。

    一个不能战的皇子,朱元璋是不可能让他驻扎重镇、给重兵、还给了朵颜三卫的。

    更何况朱权的年纪才十六。

    有人说当时的九塞驻守的藩王里,十三子,十四子,十五子,十六子,十九子大多也是在十六岁就藩。

    但问题是九塞的处境并不一样。

    相对于上面的几位皇子,唯有宁王的藩地四周全是北元部落。

    宁王节制的兵力也是九塞之中排第二的存在。

    如果把朵颜三卫的战力算上,宁王实际上可以掌控的兵力比排名第一的朱棣要多。

    所以,宁王的武力值在所有的皇子里面绝对是优异级别。

    《献征录·宁献王权传》有言:

    生而神姿朗秀,白暂,美须夺。慧心天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尤深于史。

    简单的解释就是,朱权不仅学习成绩好,对其他诸多领域有浓厚兴趣,并且生得英俊白皙,还有明朝美男标配的好胡子。

    文武双全,爱好广泛,长得好。

    但凡朱权胆子大一点,朱棣并不一定能得了皇位。

    只能说,朱权从小受的教育限制了朱权。

    朱棣亲眼看着父亲朱元璋寸土寸地打天下,受到朱元璋的影响,崇拜强者为王,有创业者心态;

    而朱权从小接受的培养,是如何成为一名贤王贤臣,如何辅佐帝王治世安邦。

    于是他在朱允炆开始削藩时第一选择是束手旁观。

    朱权没有同母兄弟,被削藩的几个,跟他也说不上亲厚,在刀子没落他头上的时候,他只是观望。

    朱允炆,刚刚登基,人心不稳,一上台就搞打的,不但犯了众怒,矛头还直指朱棣。可他坐拥军队百万。

    朱棣,首先是剩下的藩王中最年长者,其次长于军事,再次北平军实力雄厚,朝中人脉根基深厚。可他以燕地一隅之地的兵力对抗全国。

    怎么看都是一场无法提前下注的内战。

    从是个人都会有的私心来说,他应该也有想过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只是他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教育不允许他用起兵叛乱,把现任君主赶下台的方式夺取天下。

    所以,大方向来说,朱权更多的想等一个机会。

    等着站能赢的那边。

    或者等着两败俱伤以后他有机会收拾残局,名正言顺的取得天下。

    但这一等,就把他给等进去了。

    他被起兵“靖难”的朱棣所绑架,被带走了他手里最精锐的兵力,并在朱棣登基后被封至偏远之地。

    之后的朱权只能寄情于宗教,音律,医药,杂剧,文学,史学,茶道,绘画,农学等,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不俗典籍。

    附录——朱权晚年时做的一首诗:

    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渊。

    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

    蜀鸟乱啼疑入夜,祀人狂走怨无天。

    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