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0章 大科普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叙传下》:“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人是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着目录,略序洪烈。”

    翻译成白话:六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在秦朝的焚书灾难中幸存下来。在汉朝,被重新整理和收藏。司籍刘向为这些典籍进行了分类,写成了《别录》一书,这书里,就开启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流派的划分。

    最初的九流,仅指学术上的各种流派,本无褒贬。

    后期的九流,特别是在明清的白话文小说中经过频繁使用后,九流慢慢演化成了各种具体的职业,且偏向下等职业。

    ~~~

    另外还有民间流传的三教九流,实际上代表的27种行当。

    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其中的五流烧锅指的是酿酒,六流当就是开当铺,七商八客是做生意,商是商铺,客是指流动的摊贩,九种田指的是农民。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其中的四流批,说的是算命,五流丹青是画画的画师,六流相指的是相士。

    下九流:一流师爷、二流差,三流升称、四流媒,五流走卒、六流巫,七娼八盗九流窃。

    师爷跟衙门差役为什么也成了下九流,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职业在明清时期基本没干啥好事,大多数为虎作伥,欺压老百姓,风评极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流升称中的“升称”指的是古代专门负责看称的一种职业,四流媒,媒就是媒婆,五流走卒是干跑腿的活儿,巫就是巫婆。

    这里的七八九流,也是俗话讲的下三滥。

    ~~~~

    在元代之前并没有“下三滥”和“下九流”没有这个说法。

    这两个词都是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才正式形成的名词概念。

    因为蒙古人曾经将汉人贬低为最低等级!于是曾经不同身份的汉人之间开始内卷,互相鄙视!

    ”下三滥”最初指的是三种职业:

    第一滥:修脚的。

    第二滥:按摩的。

    第三滥:剃头的tony老师

    剃头师傅排之最原因很简单:

    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第二满清入关剃发易服这事,执行的剃头匠被迫背负了老百姓对清朝爱新觉罗家族的痛恨!所以古代的tony老师被所有行业共同称呼为“最下三滥”!

    ~~~~~

    最后,瓜说回写这篇科普跟本文的关联。

    在整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是讨厌商人,但真算起来,对商人并不苛刻。

    税率低,也严禁官员衙役无故欺压小商小贩。

    而且建朝的时候,在户籍方面压根没有商籍、商户的这个选项。

    商人,是被归类的民籍里面的。

    只要家里有地,也有在耕种中,就默认是民籍,可以正常科举、入仕。

    到了后期有了商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商籍,仅限江浙地区的一些大盐商。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