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7章 整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实就是朝廷重用,皇上器重的象征。大家都以能得到为荣。

    可到了这会,地方边境都很安定。

    将军令在这十年间,几乎没发几个出去。

    靠着征讨赏格致富的武将们,虽然不用再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但日子确实过得没有以前好,一是钱银不富裕,二是在朝中声量小,三是没有话语权。

    这心思稍微灵活的一点的,就冲着使使劲就能捞到的钱银努力。

    才导致了现在军伍中的一些乱象。

    朱棣干脆就一次性批发了一堆将军令出去。

    镇守云南的称征南将军。两广称征蛮将军。辽东称征虏前将军。大同称征西前将军。宣府的称镇朔将军,甘肃称平羌将军,宁夏称征西将军;连镇守交趾的宁王,也被朱棣颁发了一个征夷将军印。

    这下,大家皆大欢喜。

    一群得了将军印的人嗷嗷的等着朱棣下令打仗。

    朱棣非常满意。

    第三件大事,是再次更定赎罪例。

    大明建朝以来,先帝在刑法跟刑罚方面看得最重,于是笞、杖、徒、流、死——五刑俱全。

    徒、流、死这几个,基本针对的是谋反,起事,贪污等等。

    叛了徒、流这两种刑罚的,不出意外都活不到刑期结束。

    死刑则是看怎么个死法。

    朱棣反正任朝中官员如何游说,对这几个都没有松口。

    当年先帝对于贪官设了那么些残酷刑罚,像凌迟,抽肠,刷洗,秤杆,阉割,挖膝盖等等,就听名字都够惨不忍睹了,也没控制住下面的人伸手贪污。

    现在百官的年俸可比洪武朝高了不少。

    年俸让他们丰衣足食,出门有道里费补贴,致仕有荣养金保障,死了还给丧葬钱,甚至特殊情况还能提请抚养孤儿寡母。

    这样的优待之下,再有官员以生活无以为继为理由贪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棣觉得就是纯粹的坏,还是有文化的坏人,完全不可能给这样的人减刑,不加重就不错了。

    所以朱棣最后同意更定的赎罪例就只限应受笞、杖两刑的犯人。

    笞刑和杖刑的刑具都是荆条做的,笞刑荆条略小,杖刑荆条略大。

    往上其实还有讯杖,用于堂上审讯用的,尺寸最大。

    行刑时,笞刑和杖刑打臀,讯杖打臀和腿,次数不定,重点是需要脱去下半身衣物受刑。

    百官之所以提请更新赎罪例,就是因为这个重点。

    先帝当年喜欢廷杖,就是当庭杖打朝臣。

    打死的也就罢了,反正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没死的,还会留用的,都觉得生不如死,被人看光了,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有辱斯文到极点。

    朱棣之前暴怒也曾经干过。

    大家都不想再受这个屈辱了。

    于是经过一轮争辩,军民犯笞杖更定为——可运砖赎罪、可挖煤赎罪,可采石赎罪,可采木赎罪。

    朱棣最终批红准奏。

    针对官员跟卫所的一系列诏令颁布下去以后。

    百官山呼万岁。

    这么和谐的时候,又有跳梁小丑跳出来写了上疏颂太平。

    还不止一个。

    【小科普:明朝律法规定——官吏受贿者,贪一贯以下就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累计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