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打惯仗的人都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山东行省内南军互相支援的机会,也没有给朝廷任何调兵遣将支援山东的时间。

    盛庸跟平安率领的南军只能在后方一路追赶燕军。

    张昶率领的燕山后护卫则是追着盛庸跟平安的后方一路不停的骚扰。

    南军被追得经常顾得了头顾不了尾。

    张昶甚至就地募兵,分出了好几支平民装扮的小队轮番的扣山东行省内大小城池的城门。

    山东行省内相当一部分县城被叩开了城门以后,衙门的人直接投降。

    打着打着,张昶还打出了心得,开始深谙化整为零的妙处。

    他带领着这支燕山后护卫总共五千人,加上在山东本地募集的五千人。

    后来全部分成了百人甚至十人的小队,时不时的就潜入大城小县中烧个马厩,偷个粮仓。

    山东布政使铁玄在济南府气得跳脚。

    但又没法贸贸然把兵分出来去打张昶这群像老鼠一样的护卫军。

    大小县城里驻扎的护军一旦追出了城门,回来的时候,连老窝都被人占了。

    山东行省本省的军队就被张昶这一万人死死的拖在山东境内。

    朱棣那边的主力燕军一路南下的时候,朱允炆也不闲着。

    魏国公徐辉祖再次奉命驰援山东,还没等他到山东呢,燕军就已经过了徐州即将逼近宿州。

    盛庸、平安、这会也终于摆脱了张昶咬尾,驻兵淮上、济宁。

    八月初,平安率兵攻击燕军,被打败,退回宿州;

    八月八,被朱允炆紧急调到徐州的铁玄与燕军遭遇战,互有胜负。

    八月中旬,魏国公徐辉祖会和南军后,南军胜多负少,燕军士气低迷。

    八月下旬,燕军本已是局势危急,但朝廷闻听战况占优,以京师不可无良将为由,召回了魏国公徐辉祖。

    八月二十日,平安于灵璧,深挖沟,高筑垒,拟与燕军长期对峙。

    八月二十五,因粮草时常被燕军拦截,平安亲率大军护送粮草,被燕军偷袭;何福前往援助,同陷埋伏。

    八月二十九日,何福与平安约定以三声炮响突围而出,但恰好燕军进攻的号令也是三声炮响。这种天定一般的巧合,在燕军进攻的号令先响起的时候,南军就误以为要进行突围,两方人马撞到一起,南军被燕军趁机大败,全军覆没。

    这场因为巧合而大胜的灵璧大战后,燕军在长江北岸再无敌手。

    八月三十日,盛庸据淮河抵抗燕军,大败;

    九月初一,盛庸依托长江天堑抵挡燕军,燕军一时无法渡河,隔岸对骂。

    九月初三,江防都督陈瑄率领水师投降燕军,燕军顺利渡江,毫无准备的盛庸大败。

    九月初八,燕军驻扎在距离京师六十里外的龙潭。

    九月初十,朱允炆派遣李景隆与燕军和谈,和谈失败。

    九月十一日,燕军兵临京师,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接燕王大军进入南京。

    记录全程战况,薄薄的一张纸传回北平。

    张欣一字一句念到徐氏听的时候,这心里,都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

    上辈子打了四年!

    足足四年!

    这辈子,从大军出发那会酷热难耐的七月,到这会凉爽宜人的九月,京师已经拿下了。

    【瓜说:从朱棣决定南下到杀进京师,实际上花了七个月。本书为演义。】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