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五章 陛下说有毒那就是有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真认为有毒,又怎么还会带在身边呢?

    世家宝的心思,崔亮看的很清楚。

    无非是不相信金丹有毒,还抱着一丝幻想而已。

    “大人,我……”

    世家宝还想解释。

    只不过,崔亮接下来的话,就让他直接愣住了。

    “世侍郎,你怎么就是拎不清呢?陛下都说了金丹有毒了,那这金丹就是有毒的,你非要不相信,自己吃了,有没有想过若是没毒会是什么下场?”

    崔亮看着自己的这个得力下属,耐心的解释道。

    他自己的身体不太好,这礼部尚书的位置,坐不了太久了。

    世家宝如遭雷击,立刻看向崔亮道:“多谢大人提醒,如此大恩,下官没齿难忘,这金丹下官马上就处理掉。”

    崔亮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世家宝再反应不过来,那就是他蠢了。

    见到世家宝终于明白过来,崔亮的脸色也是稍稍好看了一些,说道:“你知道就好。”

    此时世家宝说道:“大人,这苏璟苏先生,到底是何人物啊?他怎么连金丹都会炼,他不是太子的老师吗?”

    对于苏璟,世家宝真是相当的好奇。

    能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还被朱元璋如此的看重。

    总不可能真的就是个炼丹师吧?

    崔亮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只要记住这位苏先生深得陛下的信任就行了。”

    崔亮对苏璟的好奇,并不比世家宝低。

    但他将这份好奇深埋在心底,这就是为官之道。

    “下官懂了,多谢大人提点。”

    世家宝点点头。

    崔亮说道:“好了,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完成陛下的事情……”

    教育完了世家宝,崔亮就把朱元璋想要举报民报的事情告诉了世家宝。

    这事得礼部牵头来弄,作为崔亮的左膀右臂,世家宝肯定得知道的。

    “民报?陛下怎么会想出这般东西出来?”

    世家宝听完崔亮的描述,眉头立刻蹙了起来。

    民报的用处到底有多大,世家宝只是刚听完心里便已经有数了。

    但他诧异的是,朱元璋是怎么想出这东西来的?

    “这是太子殿下的提议。”

    崔亮缓缓说道。

    太子!

    世家宝看向崔亮,眼神一动,问道:“那岂不是说……”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崔亮不等世家宝把话说完,便已经点头承认了。

    苏璟!

    还是苏璟!

    世家宝心中那是相当的震撼,以前听说苏璟,那都是别人的事情,感觉干系不是很大。

    但此刻,接连因为苏璟出现了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世家宝这心里的滋味,那可就不一样了。

    “下官明白了,这事下官立刻就着手开始做。”

    世家宝点点头,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

    崔亮看着世家宝,心里想着的却是苏璟。

    明面上他对于苏璟完全是没有任何好奇,也不多嘴。

    但作为礼部尚书,主管这天下礼制,崔亮的心里,其实对苏璟的好感不多。

    因为苏璟已经让大明的制度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制度本身就是礼制的一种体现。

    只是,相比于礼制,崔亮更能看清现实。

    现在的苏璟,不是他一个礼部尚书可以碰瓷的。

    ……

    翰林院。

    一众翰林学士依旧在忙碌着。

    《祖训录》的修订,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要有朱元璋的思想,但同时也要符合先贤之言论。

    其中需要把握的程度,全看他们的掌控。

    “陛下驾到。”

    太监的传唤声将翰林院的一众学士惊住,直接来到门口迎接朱元璋。

    “都免礼吧,朕就是来随便看看,你们继续做你们的事情就好。”

    朱元璋摆摆手,并不想让这些翰林学士一直跪着。

    “谢陛下。”

    翰林学士们随即继续开始自己的工作。

    在朱元璋手底下干活,也不是没一点好处的。

    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猜。

    兴许是因为早年领兵打仗的原因,说话都是直来直往,信息的传达力求准确无误。

    这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依旧保持了直来直往的性格。

    当然,也有是翰林院的这些翰林学士,并不需要朱元璋拐弯抹角。

    “陛下。”

    宋濂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恭敬道。

    这其他人可是继续工作,身为翰林院承旨的宋濂可不能。

    “宋提举啊,朕上次给你看的那首词,还有印象吗?”

    朱元璋朝着宋濂问道。

    宋濂立刻回答道:“自然记得,陛下吩咐,老臣怎敢忘记。”

    “哈哈。”

    朱元璋笑笑道:“宋提举,不必如此紧张,朕只是不通诗词一道,所以问问你,那首词到底如何?”

    宋濂说道:“回禀陛下,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想象丰富奇特,意境优美,实属上乘之作。”

    能让宋濂说出上乘的评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朱元璋这会心里也产生了些诧异。

    苏璟是很厉害,但他的才能大多体现在实务和思想上,在这诗词一道,好像除了这首词之外并无展现。

    而且朱标跟着苏璟学习了快半年了,也从未学过什么诗词。

    这会苏璟的一首词,竟然能让文学大家宋濂这般评价,看来苏璟的水平,相当的高啊。

    “朕还想问问,这首词中,是否表达了作词人的一些内心所想?所想的内容又是什么?”

    朱元璋继续追问道。

    鉴赏诗词从来不是他的目的。

    宋濂稍稍顿了一下,问道:“陛下,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的作者是何人?”

    “苏璟。”

    朱元璋没有隐瞒,直接说道:“不,应该说大概是苏璟。”

    朱标给他的信里,只提了苏璟念出了这首词,没说一定是苏璟写的。

    听到这话,宋濂身子一怔,然后说道:“陛下,臣已经查阅过可以查到的诗词典籍,并无这首词,想来应该是苏先生写的。”

    一拿到这首词的第一件事,宋濂便是查了查来源。

    什么都没有查到。

    现在听到作者是苏璟,宋濂是惊讶的,但又觉得正常。

    毕竟其他人写的,不值得朱元璋如此重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