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章 又是苏璟怎么什么事他都要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下一个问题,如何让苏璟如朝堂,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即便是之前马皇后说了,等到朱标即位,苏璟作为帝师,自然就会入庙堂。

    但那时候,时间就有点久远了。

    “怎么了,想什么呢?重八。”

    感受到朱元璋情绪的变化,马皇后立刻问道。

    朱元璋摇头道:“没什么,妹子,正好上次标儿的信只看了一半,咱们继续看完吧。”

    上次因为苏璟直言科举一事会停,当时就让朱元璋气的放下书信,立刻去处理这事了。

    现在正好马皇后来了,科举的事情也搞清楚了,继续看完是最好的。

    “好啊。”

    马皇后点点头。

    科举的事情,她知道很严重,所以当时也没有打扰朱元璋。

    在通情达理这方面,马皇后非常的到位。

    朱元璋随即拿出了上次看了一半的书信,再次阅读了起来。

    这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有关于以工代赈和修路。

    当然,不仅仅是修路,而是大明现在各地所需的基建,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主要雇佣一些流民来工作,正好这会的大明,因为刚刚建立,各地的流民其实是不少的。

    一方面解决这些百姓的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又让大明的基建迅速的搞起来。

    两全其美。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此时的大明,并不能拿出如此多的钱粮。

    不过,朱标也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状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

    主打的是一个思路,具体该如何的计划和执行,还得是商讨之后才能确定。

    “妹子,你觉得标儿说的这个,有可行性吗?”

    朱元璋朝着一旁的马皇后问道。

    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否决朱标的方案了,因为他看到朱标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马皇后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道:“重八,此事乃是国事,我以为还是如标儿所说,让大臣们好好的议定商讨一下为好。”

    这种大事,马皇后可不希望因为自己,而干扰了朱元璋的判断。

    “说的对。”

    朱元璋点点头道:“苏璟教的这些东西,倒是有些意思。”

    对于大明基建的事情,上次苏璟在教导朱标修路一事已经提及过了。

    交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

    基建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不过如果动用徭役去强行建设的话,无疑是对百姓的一种重负。

    至少在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很体恤大明百姓的。

    苏璟这个以工代赈的思路去搞基建,除了对于国家财政有些负担而已,其他的都是非常好的。

    尤其是这财政支出,并不是单纯的救济,而是为了促进大明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可是很希望能把大明境内的穷苦百姓问题都给解决了的。

    现在的朱元璋,在不知不觉间,对于商业已经没有那么的抵触了。

    或许这一点,连朱元璋本人都没有发现。

    很快,朱标的书信便全部看完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说道:“重八,前天蓝氏来找我了。”

    嗯?

    朱元璋说道:“是标儿的婚事是吧,这事你看着安排就行。”

    常家的事情,蓝氏来找。

    除了婚事没其他的了。

    “重八,这事我要好好和你说说了,标儿的婚事我建议延后。”

    马皇后说道。

    “延后?”

    朱元璋一愣,说道:“妹子,这标儿和婉儿的婚事,那是刚出生就定的娃娃亲,这明年标儿就成年了,伯仁可是一直都等着呢,这延后不合适吧。”

    别看朱元璋长的像个大老粗,但他的心思还是很细的。

    朱标和常婉的婚约,定的是娃娃亲。

    整个朝堂上下全都知道,常遇春也早就等着朱标成年了。

    现在马皇后冒出来一句要延后,朱元璋自然是不理解的。

    朝堂上下的人怎么看?

    常遇春那边又怎么解释?

    马皇后解释道:“此事和苏先生有关,是他建议标儿不要过早的完婚,主要是为了婉儿好,年纪太小,要孩子太早的话对婉儿的身体不好。”

    苏璟!

    又是苏璟!

    朱元璋眉头紧锁,这会怎么连朱标的婚事,苏璟都要插手了。

    这小子是没有入朝堂,但这朝堂的事,朱家的事,他已经干预了不少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这心里莫名的有些烦躁。

    “怎么了,重八,你觉得不妥吗?”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道:“还是你觉得不好说,不行的话,我去说。”

    马皇后对于苏璟的话还是非常听的,这事她也答应了朱标。

    虽然之前没有直接和蓝氏挑明,但马皇后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决定。

    常婉她也很喜欢,这样的儿媳妇,可不能出事。

    也就是古代的避孕方式没那么有效,不然先结婚,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

    “没有没有。”

    朱元璋立刻道:“这事我来和伯仁说吧,既然是苏璟的意思,那也简单。”

    常遇春那可是受过苏璟两次救命之恩的,只要朱元璋挑明是苏璟说的,那常遇春二话不说就会答应,而且没有半点怨言。

    “那就行,我就怕是鄂国公会多想,既然重八你来说,那我就放心了。”

    马皇后点点头道。

    聊完了家常,马皇后没有一直占用朱元璋的时间,大明的国事为要,她就走了。

    朱元璋继续处理着各种奏章,相当的忙碌。

    此时,一道密报传了过来。

    正是朱标和朱橚在溧水县的日常生活记录内容。

    朱元璋第一时间并没有看,依旧是处理着政务。

    心里对于朱标所提的方案,也是细细的考量着可行性。

    直到快晚饭的时候,朱元璋这才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下筋骨。

    简易的活动了一下之后,他便打开了那道密报。

    大多数时候,密报的内容都很简单。

    因为日常就是朱标和朱橚的学习生活,没有太多奇怪的东西。

    而这一次,朱元璋却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炼丹炉?还让标儿想办法把炼丹炉弄到院子里?”

    朱元璋眉头蹙起,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念出了声。

    密报记录的很详细,炼丹炉比门大,十几个民夫才能抬起。

    苏璟竟然只让朱标想办法抬进去,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