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士农工商祖宗之法不可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发生。

    这怎么可能呢?

    苏璟所言,已经有些超出了他的常识认知。

    “苏公子,如是真如你所说,那岂不是不会有人饿死了?”

    刘伯温朝着苏璟问道。

    不会有人饿死。

    这.

    苏璟突然想到了前世,全世界的粮食产量,完全足够养活全部的人口,但全世界的饥荒人口,依旧很多。

    “不,老刘,粮食再多,依旧有人会饿死的。”

    苏璟摇了摇头道。

    刘伯温反应很快,立刻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过于天真了。

    这不久前,大明才出了一次赈灾粮贪腐案。

    要想没人饿死,只是光有粮食产量是不够的。

    苏璟继续道:“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会不断的提高,这就导致了生产关系会发生变化。”

    “就好像我刚才所说的那种未来的纺织机,还有未来的粮食产量暴增,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但对于大明,或者说对于整个封建王朝而言,这却并不是必然的。”

    “老刘,你知道为什么吗?”

    苏璟朝着刘伯温再度问道。

    刘伯温眉头紧锁,思考了一会,回答道:“因为大明没有科学?”

    一针见血,相当的准确。

    苏璟点头道:“没错,老刘,因为封建社会下,统治者不仅要统治疆域,还要统治思想。”

    “大明是大一统的王朝,或者说咱们华夏大地上自秦朝之后,不断诞生的都是大一统王朝。”

    “这样的王朝自然是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但对于百姓的思想禁锢也是无比强大的。”

    “还有着儒学这门无比切合统治者的思想枷锁,简直就是得天独厚!”

    “科学,在被禁锢思想的状况下是难以发展的。”

    说到此处,苏璟都有些义愤填膺起来。

    他也学过历史,现在更是穿越明朝,知晓了咱们老祖宗曾经有过许多牛逼的发现,科学的萌芽。

    但最后,却是全都被扼杀了。

    在这么一条治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苏璟看来,儒学是首当其冲的大问题。

    刘伯温听着苏璟的话语,那些统治疆域统治思想的内容,让他震撼。

    “苏公子,难道儒学不好吗?”

    刘伯温朝着苏璟问道,刘伯温也是个儒学大家,对于苏璟这般的评价,总还是觉得有些偏颇的。

    “那就要老刘你认为的好是什么好了。”

    苏璟淡淡道:“以治人而言,儒学乃是大道,但以科学而言,儒学便是歧路。”

    治人。

    科学。

    刘伯温被苏璟这么一说,也有些疑惑了。

    苏璟继续道:“科学之发展,乃是从无至有之过程,需要是思想和思维的创新,而儒学呢,只让我们学先贤之论,明先贤之义,不思创举,不论创新。”

    “以儒学为主导,哪能有什么科学的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儒学讲究的是守旧。

    祖师爷说的就是对的,祖师爷做的事就要学习。

    不同于祖师爷的话不能说,祖师爷没做过的事不能做。

    思想永远都停留在了刚刚诞生时候的样子,后人永远是在向后看。

    而科学,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必须要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向前看。

    需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创造,需要冒险精神。

    这和儒家传统的思想是相违背的,一切按照祖先的安排,循序渐进,永远都不会出错。

    比如孔子一直主张恢复西周时代便是明证!”

    苏璟侃侃而谈,也是放开了话匣子。

    这在明朝贬低儒学,其实是一件挺大胆的事情。

    但苏璟的兴致正高,也不管这么多了。

    刘伯温仔细的听着苏璟的吐槽,从一开始的不解,到慢慢理解。

    苏璟好像说的真没有什么问题。

    刘伯温不是那种只会读死书的儒生,他固然也敬畏先贤,但并没有到作为信仰的地步。

    能够为朱元璋争夺天下出谋划策的人,自然也不可能什么因循守旧之人。

    所以这会对于苏璟所讲述的内容,心中生出了相当的认同之感。

    儒学对于科学,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压制。

    此时,他又想到了此前朱元璋问过的科举的事情。

    八股取仕,只能用先贤之言来回答,禁止有自己的想法。

    “苏公子,这科举是不是也阻碍了科学之发展。”

    刘伯温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一愣,没想到刘伯温竟然这就能联系上科举了。

    “算是吧。”

    苏璟点点头道:“但科举本身不是错误,而是科举如今的内核,已然是为了统一思想。”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举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本身算的上是巨大的创新。”

    “可惜,这创新的产物,却被用来守旧,真是讽刺。”

    对于科举本身,苏璟其实并不觉得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遴选人才,让普通人有阶级跃迁的通道可走,国家的人才更好的被发现。

    同时也让百姓愿意去读书,去学习知识。

    只不过,科举这八股取仕的方式,无疑是思想上的大害。

    “创新之物,用来守旧”

    刘伯温喃喃自语,仔细想着不久前朱元璋和自己说的科举章程。

    简直和苏璟说的一般无二,完全是为了将儒家的思想灌输到读书人的脑子里。

    什么都用先贤的言论来解决,思想也一直都是先贤的思想。

    天大地大,祖宗最大。

    祖宗之法不可变。

    “苏公子,老刘受教了。”

    刘伯温朝着苏璟拱手,神情庄重。

    他是真的学到了很多,感悟颇深。

    苏璟摆摆手道:“说岔了说岔了,我们还是说社会形态转变的事吧。”

    “咱们这片土地上,科学无法发展,则新的生产力工具不会出现,生产力的提升也不会有,那么新的社会形态自然也就不会自然出现了。”

    “无非就是一直的王朝兴衰轮回,当然,前提是没有外力打破的基础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