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贫穷陷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许多吃不上饭的,百姓的生活,依旧是困苦的。”

    封建王朝下的老百姓,绝大数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生活都是贫苦的。

    朱标闻言,神色微沉。

    思考着苏璟所说的话。

    溧水县的百姓生活水平已经很高了,在大明算得上是相当优渥了。

    但依旧有着许多的乞丐,有着许多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百姓。

    这样的大明,和朱标想象中的,相距甚远。

    百姓应该都是安居乐业才对。

    “苏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标看向苏璟道:“明明现在的大明土地数量是足够供养这些百姓的,应该也不会有人地矛盾的问题啊。”

    “而且如今的大明,也鼓励开荒耕种,只要愿意去劳作,应该不至于此吧。”

    别说,朱标对于人地矛盾的这个论题还是深入思考过的。

    当前的大明,因为刚刚经历过诸多的战乱,整片土地上的人口数量其实是锐减的状态。

    毕竟大明正式建立才两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有自给生存的能力,至少也得十几年。

    也就说,起码得十几年后,在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大明的人口数量才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将男子可以成婚年龄定在16岁的原因了。

    尽早的结婚生子,才能让大明的百姓数量增加的更多,人口就是劳力,劳力就是国力。

    很现实,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呢,在朱标看来,现在的大明,是根本不存在人地矛盾这样的问题的。

    因为人口太少,土地很多,这是分得过来的。

    “这不是人地矛盾的问题,这是贫穷陷阱。”

    苏璟淡淡的说道。

    低收入者的陷阱?

    朱标有些诧异的看向苏璟道:“学生不懂,请苏师教导。”

    苏璟说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原本就穷,什么都没有,连最基本的生产力工具都没有。”

    “大明现在的确是鼓励开荒,但开荒得要农具吧,他们没有。”

    “开荒也需要付出体力劳动吧,他们之前就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没地方住,又怎么会有多余的力气去劳作呢?”

    “无论是农具,还是体力,这些都是前期的投资,而种出的粮食,便是回报。”

    “所谓贫穷陷阱就是,因为贫困,无法支付投资回报,没有回报,自然只会更加的贫穷,从而陷入穷者越穷的陷阱之中。”

    听到苏璟的话,朱标立刻道:“那他们可以去借啊。”

    “只要熬过开头的难关,等到了粮食收成的时候,那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苏璟摇头道:“谁会将自己的财产借给乞丐呢?乞丐没有任何的资产,生活的贫苦更是导致他们身体的孱弱。”

    “如果用资产来形容的话,乞丐本身就是一个高负债的不良资产,任何聪明的投资者都不会选择这样的不良资产来进行投资。”

    这话听完,朱标沉默了。

    他听明白了,这些乞丐已然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没有钱做先期投资,那就没有任何的回报,没有回报,只会更加的没有钱。

    如此下去,当乞丐也只是苟延残喘,根本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

    当真是一个“陷阱”。

    “苏师,您是不是可以帮他们?”

    朱标看向苏璟,露出了希冀的目光。

    苏璟的商业智慧,是朱标见过最厉害的,刚才描述的时候,也用的是资产来形容的。

    那么,在苏璟这里,是不是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呢?

    朱标很是期待。

    “你说的帮一个,还是帮所有?”

    苏璟淡淡反问道。

    朱标一愣,沉默片刻后说道:“学生自然是想帮所有。”

    他是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

    朱标的愿望,肯定是整个大明境内都没有乞丐,百姓的生活无比的美好。

    “那我做不到。”

    苏璟摇头道:“以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救济救济他们,涵盖的范围也仅仅是我能见到的乞丐,怕是连溧水县内的所有乞丐,都无法做到全部救济。”

    苏璟的确挺有钱的,但他并不是福利机构。

    救济乞丐,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朱标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苏璟的能力是有限的。

    朱标默然,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个回答,但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期盼。

    “苏师,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朱标看向苏璟,再次发出了恳求。

    苏璟看着朱标这真挚的眼神,略微思量了一下,说道:“办法也不能没有吧,只能说这是一个长期攻坚的事情,至少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苏师请说。”

    朱标立刻正色道。

    苏璟顿了顿,说道:“这乞丐的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贫穷的问题,如何让这些乞丐摆脱困境,也就是让他们摆脱贫穷,这一点牛懿你能理解吧。”

    朱标点头道:“学生能理解。”

    苏璟继续道:“首先要肯定的是,贫穷是一个大体量的国家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

    “社会财富的分配,必然有其不公平性,越是体量大的国家,这样的不公平性导致的差距就越发的明显的。”

    “所以,想要消灭贫穷,一定要有一个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功能。”

    “比如赈灾,其实这就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将从社会收缴而来的财富,去补贴救济那些受灾而陷入贫困的百姓。”

    “所以,如何正确的进行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对于消灭贫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听到这里,朱标突然开口道:“苏璟,您的意思是,直接像赈灾一样,救济这些贫苦的百姓吗?”

    救灾的办法,最是简单直接,发粮就行了。

    “不不不!”

    苏璟立刻摇头道:“这样的办法可不行。”

    苏璟前世的漂亮国,便是这样的脱贫办法,直接给穷人发钱。

    但实际的脱贫效果,并不好。

    直接发钱的办法,最终造就的是大量的懒汉。

    况且,大明也没那么多的粮。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粮食可太金贵了。

    赈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需要维护受灾地区的稳定,不然大量的百姓没饭吃,那是要暴动的。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