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拆拆我同意拆迁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怀着好奇,张三挪动两步,抓在铁铲上,想拿起来,铁铲纹丝不动。

    不信邪的张三,一连试了几次都没有撼动铁铲,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根本动不了铁铲。

    这个时候,张三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连忙拉住拆迁员说道:

    “那个,拆,拆,我同意拆迁了。”

    ……

    随着时间推移,蚂蚁建筑的工程车越来越多。

    无人工厂的建造工程全面动工,山头的高度越来越低。

    工厂用地的南边,建起了一座柴油发电机组,供应电力消耗。

    当然也从电力局拉了一条高压线,不过电力局的电力需要控制消耗的合理范围。

    而西边的一处相对隐蔽的地方,盖了一座大场棚,场棚外围被严密的控制起来,巡逻机器人更是将巡逻范围扩展到场棚周围三公里。

    场棚内部,此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井,直径大约十米。

    深井上架起一座升降平台,大量的泥石伴随着升降平台的起落,被装在四轮的方形运输工具车里,运出来,然后被机器人推出来,倒入等候的卡车里,运走。

    深井井壁上封了一层厚厚的特殊水泥,这种水泥能够防止地下水的渗透,井边有一个大水管,外面超大功率的抽水泵,马力全开,日夜不停的抽着地下污浊的泥水。

    还有一个大大的气管,外面接着超大鼓风机,将空气泵入地下,将地下污浊的空气排出。

    唐隐在这里待了已经有五天了,一直关注着地下工程的进度。

    “小云,现在地下工程进行的如何了?”

    此时小云手上忙着一些实验,听到唐隐的问话,头也不抬。

    最近因为有了足够广阔安全的地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小云就迫不及待的先做了起来,一方面更准确的认知材料的特性,一方面验证小云的研究。

    书面上写的知识,终究还要亲手验证才能懂的更多。

    实验时,或许就会有新思路,创新发现。

    小云的研究效率比人高了不知多少,一个想法可以先通过模拟在计算机中实验一遍,没有问题再拿到现实中来实验。

    可惜类似创造和研究这样的事情,只有小云能够做。

    唐隐也试图让强级人工智能去做研发,可他们的表现很糟糕。

    研发需要不断的创新,刷新认知。

    这方面他们取得的进度几乎为零,连普通人都不如。

    唐隐不得不打消了依靠大量强级人工智能,爆科技的想法。

    他们本质上依然是忠实执行命令的机器。

    不过如果让强级人工智能,辅助普通人来做研发呢?

    小云没有搭理唐隐,不代表没有反应,阿诺从旁边拿过笔记本,给唐隐查看,充当着移动办公桌。

    屏幕上,是地下工程的实时进度模型。

    现在已经钻到了九百米深,今天应该就能突破一千米的目标位置。

    地下,探照灯将黑暗的地下照的通亮。

    宽达十米的作业空间,十个特殊的机器人穿着特殊的防水服,架着小云特别设计的岩石碎裂机,站在满是泥浆的地上,将地上坚硬的岩石一下一下的凿开,一次就能凿开半米深。

    开凿期间,地下水不断的渗出来,就没有断过。被水泵抽走,维持着浅浅一层的状态。

    除了开凿机器人外,还有专门负责运输碎石的机器人,将打碎的石头装到运输工具车里。

    机器人电池快用完时,就会有新的机器人接替他们,二十四小时不停作业。

    没让唐隐等太长时间,几个小时后,机器人就打到了预定位置。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