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 叔孙理的下场 学子来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69章叔孙理的下场学子来袭

    来人正是燊公子,他当时跟着高富贵走了之后,发现高富贵将二书藏起来之后,便急匆匆地往这里赶,他觉得高富贵一定是要办什么重要事,也许和二书的作者有关,遂悄悄地跟来了。

    当他到了长安乡后,并没有立刻现身,悄悄地藏于一角静观此地。

    果然,和他猜测的一般,高富贵急匆匆而来就是和二书的作者有关,拜师就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他敢肯定,眼前的,似乎年纪不大的小子,不,大人物一定是二书的作者,惊讶之下遂生出了倾慕之心。

    见高富贵拜师成功,他再也待不住,连忙走过来,毫不犹豫地跪下,才有刚才之言。

    这真是难为他了,堂堂太仆之子,什么时候不是别人跪他,而此刻他跪下,可见拜师之切,对李将军倾慕之深。

    来了一个又一个要拜师的,李肇为难了,叔孙理的脸色黑了又黑,而李基农是乐意看到。

    就是不知此子乃何人,遂问:“你乃何人?”

    燊公子一点不犹豫地说:“回师叔公...”他也学着高富贵般生米煮成熟饭,“学生乃太仆之子燊。”

    “什么?”做出如此惊人反应的并非李基农,乃叔孙理,他整个脸完全黑了,目光死死地盯着燊公子。

    他早有耳闻燊公子,却从未见过,这不是主要,主要是,被誉为咸阳第一才子的燊公子竟然也要拜李肇为师,这,这......他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他要崩溃。

    李肇他何德何能,竟让如此之人也抢着来拜师,还那么急切。

    如果燊公子真成了李肇的弟子,那他叔孙家......不,不能这样,想他叔孙家经营数年,连九卿之衣角都够不上,而李家倒好,什么也不做,九卿之子便送上门来了。

    这叫他情何以堪,叫他如何和李基农比。

    一时,他心里在呐喊:不,不公平。

    但,不公平又如何,这个世界就这样,怪就怪他不自量力而挑衅李家。

    李基农并不知道叔孙理心中的哀嚎,此刻心里都笑开了花,还不等李肇回应,自作主张地将燊公子扶了起来,拍拍心口道:“哈哈!你这个徒弟我替侄儿收了,收了。”

    燊公子,他虽也未见过,但并不妨碍他知道此人,实在最近此人的名声太响了。

    甚至,还有一个九卿之一的父亲,九卿之一的儿子成为长安乡的弟子,想想,睡觉都能笑醒。

    李肇非常无奈,暗道叔父就不怕将他猝死吗?收了一个又一个,他有很多事做的。

    但收都收了,他只能认命。

    叔孙理灰头盖脸,整个人就似在地狱里走了一遭,脸色难看得要命,此刻他已经呆不下去,正欲要悄悄溜走,突地,尚新逮住了他。

    “叔孙理,哪儿去呢?跟我走一趟吧!陛下要见你。”

    尚新显得很不善,语气尖刻,叔孙理听之一惊,连忙问:“公公,不知陛下找下臣何事?”

    此时此刻,陛下找他,必不是什么好事。

    “哼!”尚新的态度大变,还是很厌恶地斜睨着,“陛下找你何事?你心中没一点数吗?”

    “敢欺君,哼!看你未死过。”

    “欺君?”一听,叔孙理吓了一跳,但还是极力保持冷静,装作不解地问,“下臣真的不知。”

    “哼!”尚新再次轻哼,似看死人般看了叔孙理一眼,“也罢!看在你快要死的份儿,说说也无妨。”

    “上次说教长安乡之事你是否完成任务了,你又是如何向陛下汇报的?实际上是那样吗?”

    啊!

    叔孙理脸色瞬间煞白,整个人瘫软在地。

    但他始终不解,此事他做得很隐晦,陛下怎么知道呢?

    他派人监视过长安乡,长安乡绝对不会有人和陛下说的,那是谁?

    这一刻,他心里绝望极了,暗道陛下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呐!

    那天离开长安乡后,他便禀报说长安乡将他赶出来,还述说了李肇的罪状,他以为必是天衣无缝,殊不知还是穿帮了。

    他怪,怪堂兄,他不该听信堂兄的话,和他同流合污呀。

    欺君,究竟会是如何结果,他太知道了。

    “饶命啊!”他哀嚎,但,在这里哀嚎有用吗?无用。

    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基农见两人说话间谈到‘长安乡’,便疑惑地问尚新:“公公,说教长安乡是怎么回事?”

    尚新尴尬一笑,连忙用话语搪塞过去。

    “没什么,没什么!”

    话毕,便匆匆逃了。

    实在他不好回答呀!难道说因李肇用二书毒害学子,陛下派出叔孙理说教李肇?那是不可能的。

    说了就是打陛下的脸。

    几人一走,本以为长安乡会恢复平静,过不多时,殊不知庄园外却闹哄了起来。

    “发生什么事?”李基农不解地问。

    长安乡一向清静,就算吵闹也是大家一起干活时,但此刻的闹哄根本不是干活发出的。

    李肇眉目一挑,他突然意识到什么,连忙加派人手去守门口。

    既然高富贵和太仆之子能找上门来,其他人也能找这里来。

    其他人找上门来是为了什么呢?他心中隐隐有猜测。

    科举策题出自二书,这些学子并不傻,自然知道二书的重要。

    此刻再反对二书就是无脑,而且不但不能反对,还要弄到。

    这才是他们踏进科举大门的保障。

    也就是说,此刻的二书成了香馍馍,凡是学子必会争抢。

    但唯一出售二书的书摊已经被封了,他们无法求到二书,只能寻到长安乡来。

    要知道,他们在打砸书摊时是知道长安乡的。

    “嘿嘿!来得好呀!”

    “可惜了,因你们,书摊被封了,二书也被禁了,来长安乡又有什么用呢?”李肇不怒,反而露出浅笑。

    出二书他本是消遣用,并不打算赚钱,既然封就封了,就让它封吧!反而省点心,也未免不是好事。

    这时,有奴役急匆匆地跑过来,说门口聚集了很多人,快要挤破了门槛,他们拦得拦不住。

    李基农听之,不知是喜还是怪这些人无礼,竟大笑起来说:“挤破就挤破,放他们进来,这是一笔大买卖呀!”

    是的,他已经意识到这些人来此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二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