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学子入学后要在此学习三年,而他已入学两年,明年新的一批学子再入学时,他就要肄业了。

    据说他父亲已经开始走动关系,想要将他留在京城。

    而功过簿对他的记录,是个硬门槛,几个肥差都因此而错失良机。

    因此,冯诞对我怀恨在心。

    可除了不听讲课,不交作业外,他并无什么动作,让我觉得很是奇怪。

    这些小打小闹,对我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不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

    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出了一件大事。

    金舜与太掖交接处有一城河,名曰定境河。

    境河以南是金舜领地,境河以北是太掖版图。

    金舜与太掖的军队对峙于河的两岸,互相谁也不敢妄动。

    而境河与金舜交界处,因近日雨水激多,河内泛滥,先帝留下的堤岸在一场大雨中被冲毁。

    金舜官兵一夜醒来,原本横挡在眼前的河堤就这样凭空消失了,吓得不轻。

    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报了上来,丞相不敢耽搁,迅速上报皇帝,调配工部予以修缮。

    而这次派去的人选,正是冯诞父亲——工部司库冯远洋。

    冯远洋领命修缮河堤后,我总觉得冯诞看我的眼神发着狠。

    可除了恶狠狠地目光外,他倒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除了有事没事愿意往算学部钻,来了只一味地缠着秦离若请教,常常在部里等他。

    再没什么奇怪的举动。

    我只能小心提防。

    而冯远洋出发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河堤修复了!

    这消息颇为振奋人心,据说冯远洋到达后,用了半日勘察,半日图纸,三日搭建,一日晾干。

    短短五日,就将河堤修缮完成,堪称开国以来最短的工时。

    皇帝闻之龙心大悦,而河堤在修缮后,又迎接了一次大雨,竟毫发无伤,抗住了大自然的质量检验。

    一时间,冯远洋在朝中,成了香饽饽。

    很是奇怪,自从冯远洋完工归来,冯诞也不来算学部缠着秦离若了。

    最近他趾高气昂,身后的小喽啰们又张罗起来,每日在院里横行霸道。

    而他的父亲——冯远洋,因修缮有功,连升两级,被封为工部员外,主掌水利等工程。

    这可是肥差了。

    新皇即位,对基础建设修建兴味索然,工部同国子监的算学部一样,渐渐落寞。

    六部里,吏部最重,礼部最清贵,户部有钱有油水,兵部还行,工部和刑部话语权最弱。

    可如今冯远洋解了新帝的燃眉之急,重振工部雄风,稳稳的晋升朝堂新贵。

    就为了这,祭酒特意免了冯诞功过簿的记录,可算是对了皇帝眼前的红人儿——冯远洋的胃口。

    冯诞得了这样的特赦庇护,不免横行霸道起来。

    消停了没几日,就又闹出了事儿来。

    冯诞与广文馆一女学子在院里胡作非为,被人当场抓了个现行,据说发现时,衣不蔽体,发丝凌乱。

    目击者描述,场面十分香艳,令人回味无穷。

    这事儿闹得挺大,成了全院学子的饭后闲谈,八卦之魂。

    为了这,男女舍院的交界处连夜盖起了一堵红砖墙,每日开会,严肃教育各部负责人,要严抓严防,决不能再出这样的丑闻。

    可冯诞与那女子的处分却迟迟没有下来。

    我估摸着,冯远洋肯定没少走动,想力压此事。

    那广文馆的女学子呢?莫非她也有强大的后台?

    出了这事儿,我也不知是悲是喜。

    冯诞自己作死,我是快乐的,可坏就坏在,我是负责他的先生,要承担责任。

    院里有不少声音,说要对此事的责任人问责,开除劝退的谏言不少。

    吓得我每日战战兢兢,生怕哪个清晨醒来就被通知卷铺盖走人。

    好在秦杨舒站了出来,靠着多年在国子监的权威和面子,为我作保,将此事压了下去。

    我感激不尽。

    而秦离若也几日不见了,这些日子我被要求停课反省,我身上的担子全落在了他身上。

    我很是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拖累了他。

    央人带了口信,也没有回复,我想他定是太忙了,待此事平息要好好请他吃顿饭,以表谢意。

    每日闲在舍院里,看着同僚日升出门,日暮回舍,勤勤恳恳忙忙忙碌碌。

    我实在太羡慕了。

    因为我闲的发慌。

    闲的把九章算术的习题又重新抄录了一遍,毕竟,现在能按照我的意愿做的事情就只剩这个了。

    就在誊写第三十六遍习题时,院里对冯诞的处分终于下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